Captain's Geek-Island Captain's Geek-Island
首页
生活如斯乎
架构师的路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沉洋官网 (opens new window)

SleepyOcean

走,找新大陆去
首页
生活如斯乎
架构师的路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沉洋官网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计算机基础

  • 并发专题

  • 性能调优专题

  • 工具专题

  • 源码框架专题

  • 设计模式

  • 分布式专题

  • 实战专题

  • 技术杂文

  • 云原生专题

  • 大数据分析专题

  • 前端专题

  • 运维专题

  • 经验专题

  • 面试专题

  • 软实力专题

    • 职业之路的思考
    • 管理之道 - 领导力
      • 密切联系群众
      • 讲故事
      • 当好老师
      • 从失败中学习
      • 反思和深思
      • 认识自己
      • 成为自己
      • 领导力的修炼,也正是人生的修炼
    • 管理之道 - 自律
    • 好书推荐 - 计算机专业
    • 好书推荐 - 文学类
  • 架构师的路
  • 软实力专题
SleepyOcean
2020-06-30

管理之道 - 领导力

领导力是一份修炼。之所以将之称为“修炼”,是因为领导力并非可以轻易学成。领导力是长期、艰苦的修炼,而非读几本书、参加几场培训就能获得。领导力是修炼,这也是领导力大师们的共识。

# 密切联系群众

首先,领导者要认识到:领导力是一种关系。

库泽斯说:“领导力是一种关系。如果人们对领导者有更正面的感受,他们就更可能发挥出更高水准的绩效。”

因此,领导者要尽量使群众喜欢自己:

领导者经常要做出其他人不同意和不喜欢的决定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非得以「让人不喜欢的方式」来做这样的决策,或采取样的行动。

我们可以注意「做」的方式,使得到了最后,在从“不喜欢”到“喜欢”的尺度上,他们仍然喜欢作为领导者的我们。我们以能够「让他们喜欢我们的方式」去做。

其次,密切联系群众,还要求领导者要能够从群众那里听到真话。

这要求领导者要去主动寻求真话。

对于领导者来说,提问比倾听更重要。

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成果,是建立“共享愿景”。

库泽斯指出:“领导力是关于「共享的理想」,不只是关于领导者的愿景和价值观,而是集体的。领导者代表一群人或者有着一套原则的一项事业,而非只是代表自己。”

# 讲故事

「讲故事」,在领导力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。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·加德纳认为:讲故事是领导者的主要工具。而领导者在讲故事上,有两个主要挑战:

第一、创作出能够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故事。如果故事过于熟悉,只会消失在人们已经拥有的故事中。

第二、领导者讲述的故事,要在他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中得到体现。

讲故事的一个关键,是要让听众建立认同、产生共鸣,或者用加德纳的话说:

“故事中要有一面镜子,使得听众可以与之认同。比尔·克林顿是我听过的最好演讲者。他身处在有数千人的房间中,却能给人一种他知道每个人的感觉。如果他说了一些话使得某些人不自在,他能马上感觉到,立即调整自己的故事,使人们能够重新产生共鸣。”

在加德纳的启发下,蒂奇总结了三种重要的领导力故事模型:

1.“我是谁”的故事,像甘地那样的人,对自己的人生有个叙事。

2.“我们是谁”的故事,是关于我们如何团结在一起,如果是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。

3.“我们向何处去”的故事,就像“我们要穿过那条河流”或者“我们要翻过那座高山”。

# 当好老师

曾经长期担任《财富》世界500强公司美敦力CEO的乔治,从商界退休之后成为哈佛商学院教授。他说,领导和教练紧密相连。CEO总是要教导周围的人,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领导者……主要不是自己当领导者,而是培养其他人当领导者。

蒂奇把「教练的作用」又推上了一个高度:领导者要打造教练型组织,在这样的组织中,不仅每个人都在学,而且每个人都在教。

# 从失败中学习

领导者必须善于从失败中学习,他们把失败作为锻造自己领导力的熔炉。受本尼斯的启发,比尔·乔治强调失败的熔炉作用。

“成功,是众多理性的和非理性因素的总和。你可能只有一次机会成功,但是有一千次失败的机会。成功十分罕见,并且各自不同,而失败更加普遍,更有规律可循。所以,如果我们想要学习历史上的领导力,那么我们最好研究失败。比起研究成功,它们能教给我们更多更好的经验教训。”

# 反思和深思

反思也是一项重要的领导力修炼。只有反思,才能产生顿悟。

你可以重新规划你的时间,也许是这里15分钟,那里15分钟,你用学习者的方式来使用这些时间。

也就是说,你抽身而出,进行反思:“我想要这个结果,我用这个方法做了,我做得如何?取得我想要的结果了吗?哪些结果好?哪些结果不好?我可以怎样做得不同?让我再试试”。

哈佛商学院教授小约瑟夫·巴达拉克则认为有两种反思:一种是库泽斯所说“向后看”的反思;还有一种“向前看”的反思,也有在某个情形当中进行的反思,向前看你需要做出的决策、需要做的事情。

这样的反思,更多是考虑你在意什么、你的价值观是什么,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
这跟单纯向后看来理解自己是两回事。向前看,希望能够塑造自己,按特定的方式行为举止,依照特定的价值观生活,做出特定的承诺。

对领导者来说,面对难题,没有容易的答案,领导者需要反复深思。

# 认识自己

领导者还要深思的另一个问题是:我的人生目的是什么?这是另一项重要的领导力修炼:认识自己。

认识自己,既是乔治所说的「理解自己的人生故事」,或者是弗里斯所说的「认识自己的内心舞台,也是圣吉所说的「学习型组织的第一项修炼:自我超越」。

乔治谈到自己的发现:

“我们访问了世界各地的125位杰出领导者,年龄从23岁到93岁都有。我们发现,不管年龄大小,界定这些领导者的是他们的人生故事对他们生活的影响。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想成为哪一类的领导者,在哪里找到领导和改变世界的激情”。

听起来的确有点抽象,但重要的是它定义了领导者对自我的认知,比任何特质或特征都更加重要。

弗里斯这样说内心舞台:

“内心舞台与这些问题有关:哪些事物激励你?哪些事物对你很重要?你对哪些事物充满激情?你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是如何感受的?你对你是如何影响他人的懂得多少?……

如果你想做一个卓有成效的领导者,那么你对自己究竟是谁、你擅长做什么以及不擅长什么。有所认知就很重要。

如果你不擅长某些事,也许你能采取些措施来改善,也许更好的策略是找个擅长此事的人来互补”。

圣吉强调,认识自己是一项没有尽头的修炼:在《第五项修炼》中,你能发现我们研究的一个基石是“自我超越”,五项修炼之一。

自我超越的一个关键,是个人愿景。在你的人生中,需要持续不断地问自己:什么是我真正在意的?什么又是真正重要的?

不是说你会得到一个最终答案,而是要始终在问这个问题。

# 成为自己

认识自己的下一步,就是成为自己。

成为自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,成为自己想要成为、应该成为、可以成为的自己,是在认识自己之后展开的相应行动。

圣吉说:“你要花费你的一生,坚持不懈地问什么是真正重要的,并以此来调整人生的方向。”

因此,成为自己追寻的热爱,而非众人眼中的机会。正如柯林斯所说:

“成就伟业是困难的,一路上会有很多艰辛,如果不是从热爱开始,如果动力不是来自内心深处,一旦遇到艰难险阻,或者取得小小成功,你就容易停步不前。对我来说,热爱就像是内在的小小永动机,永不停止。我为什么要停止?我太热爱它了,尽管确实很难。”

这也是马奇所讲授的来自《堂吉诃德》的领导力课程。堂吉诃德以“身份”,而非“结果”行事。

堂吉诃德不关心结果。他关心的是成为自己,成为一个严格的骑士。在某种意义上,这部小说中最重要的句子是“yo séquien soy”——我知道我是谁。因为他知道他是谁,所以他采取行动。

# 领导力的修炼,也正是人生的修炼

领导力大师们还有一项共识:领导力的修炼,也是人生的修炼。

乔治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,培养领导力品质,“回报不仅是成为一个更好的领导人,而是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”。

马奇指出:“领导力的基本问题和人生的基本问题,没有什么不同。”

来自印度的管理学者德巴希斯·查特吉告诉我们:如果说到目的,印度人的理解根本上是指人的发展——那是终极目的。因此,领导者的任务不仅是自己进行人生的修炼,还是带领其他人进行人生的修炼。

查特吉说:引导人们找到他们的自我——找到他们在肉身之中作为精神存在的宏大意义,这是领导者的第一项任务。这也是我把领导力作为我的“专业”的原因。我认为这不是关于领导力,而是关于人生。

因此,组织领导力的中心问题其实是:如何创造一个组织,帮助自己和他人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?

我从这些大师身上获益很多,他们启发我写出了《领导力十律》。领导力十律就是领导力的八项修炼,加上领导力的两个核心:承担责任和解决难题。



本文摘自: 领导力的8项核心修炼,做到一半你就成功了 (opens new window)

#管理之道
上次更新: 2020/08/05, 09:08:00

← 职业之路的思考 管理之道 - 自律 →

新鲜出炉
01
记录 - 快速搭建自动化部署平台
04-13
02
Docker搭建各类Paas服务
03-01
03
系统配置 - Android TV配置
02-12
更多文章>
Copyright © 2019-2022 SleepyOcean | MIT License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